刘备也不知如何接董承的话,董承来找刘备的目的,是试探刘备的态度和立场,他并不会天真的认为拥有仁义美名的刘备马上给你准确的答复,他要做的就是吹耳边风,鼓惑刘备去为皇家集团卖命,刘备可不是年轻时候那样热血沸腾,一点就着,刘备经历了十余载的磨难,受尽冷眼与不屑,看透人情冷暖,知道如何明哲保身,又最大的扼取自己的利益,他的理想是要坐华伞盖车,即使做不到刘邦那样,也希望有一天做到名正言顺的皇叔级别。
刘备不愿意卷入这场政治斗争之中,没有把握的事情,刘备另愿去隐忍,刘备丝毫看不到董承这帮人能扳倒或者杀死曹操,曹操也是一个英雄人物,不比董卓,他拥有处世的智慧,一群顶级的士家智囊团聚集在曹操身边。
皇派处于劣势,这些朝臣们没有事情可做,就会用心去经营权力,策反曹操的谋士,让自己这一派强大起来,就会有话语权,有权力就会给家族带来丰厚的报酬和利益,搞政治皆是如此,权力就像春药,让人欲罢不能,人性便是如此,他可以让一个男人活得有成就感,这比征服一个美女,比得到爱情更容易上瘾,当然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征服美人,得到爱情之类的,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。
并不像现在这个社会,父系社会已经向母系社会开始转型,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变成了女性,这是必然驱势。
在那个年代,体力活,脑力活都是男人的事情,小农社会模式,男人是主要的生产力,田地是生产资料,女人是附庸品,当然得到权力的女性除外。
董承这帮人没事就去找曹操的谋士聊天,搞策反,一般是试探一下对献帝是个什么态度,要是忠于大汉的,那肯定是忠于献帝的,如果是曹操的铁杆粉丝那就没有什么好谈的。
那些寒士对大汉没有什么感情,穷的劈里叭啦的,对这个国家哪有什么感情可言,曹操给了他们荣华富贵,又给了他们封候列将的机会,他们成为了曹操的第一批死忠铁杆粉丝。
士族门阀为什么心怀大汉呢,并非他们读圣贤书,读的就变成了仁义君子,忠君爱国了,大汉关系他们共同利益体,这是一个家族传承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,一个家族的忠诚和名声是很重要的,家族都是靠这种忠诚去维系的,忠君爱国是一种信条,忠于曹操就不爱国了吗?
不能这么讲,曹操这个大家族后来变成了超越刘氏家族的存在,曹操为什么没有做皇帝,不是不想做,是不能做,一大批士家门阀跟着他后面看着他,他不敢冒这个风险,第二大家都是因为你忠于汉室,跟着你的口号立的旗帜一起创业的,一起恢复汉室的,你篡汉是要背骂名的。
那他儿子为什么就敢干,不是后来又被人篡了吗?这是偶然吗,不是,这是必然,因为在那个时候,大家没什么好比的,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了,比谁的拳头狠,谁的力量大,曹丕篡汉丢掉了忠诚和名声,那么司马懿篡魏就变得明正言顺了。
那个时候士家门阀变成了只忠于拳头,儒家的那套已经完全行不通了,乱了几百年,直到唐朝才稳定下来,唐太宗和魏征搞改革,才有了贞观之治,才有几百年江山,之前都是乱武的一踏糊涂的,那是丛林法则,反正乱的很,没眼看。
郭嘉病死,荀攸病死,荀彧自杀,程昱罢官,毛阶罢官,孔融被杀,崔琰被杀,蓝华(贾诩),钟繇,陈群,都是实用主义者,得重用,蓝华闭门不出,不结豪门,官至太尉,钟繇只修书法,不问世事,其子钟会便是后魏重要的权臣之一,陈群修官制,九品中正制,最后也捞了个尚书令,深得曹丕重用。
董承说了半个时辰,刘备只听不答,偶尔会应上两句,表示认同,关羽来找,董承起身离开,关羽对董承没有什么好脸色,并不行礼。
关羽心高气傲,也没有什么朋友,自势甚高又自卑,只有刘备,张飞交好,若是交其他朋友,也是君子之交,关羽交友其一看其品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