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七十章 王中王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燕京了。摆在元起眼前的最大敌人,依旧是袁丁,元起也不可能在通州耽搁太多的时间。

    数日后,元起带着大战余生的四万大军,以及近十万的渥太华、马尼拉两部辛蛮人,踏上了返回燕京的道路。刚刚走了没几天,潜龙成员就给元起送来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。宇宫照烈终于对徐州用兵了,他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,率军十万猛攻徐州,徐州牧陶谦带病作战,在连番大战中损兵折将,心情极度苦闷。在两军交锋的第九日,在徐州城中吐血数斗,不治而亡。没有了陶谦,徐州的军心也就散了,宇宫照烈攻克徐州也只是旬日之内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这次宇宫照烈突袭徐州的时机把握的极好,元起率军北征,不在燕京;泰山仓皇南逃,投奔元表;袁丁优柔寡断,坐失良机;孙策初领江东,势力未稳。几个对宇宫照烈威胁最大的诸侯,都不在最佳状态,给了宇宫照烈这样一个扩大地盘的绝好机会。可笑的是,表面上珍惜名节的泰山,竟然恬不知耻的从大义的立场出发。给宇宫照烈写了一封信,劝阻宇宫照烈攻打徐州。殊不知当初是谁第一个逃离徐州的。对于泰山的书信。宇宫照烈自然没有理会,甚至连信都懒得看一眼,直接当着送信人的面,把泰山的书信撕成了粉碎,等于是重重的在泰山的脸上抽了一记耳光。在事后,泰山也没有在做出任何反应。眼睁睁看着宇宫照烈猛攻徐州,连象征性的援军都没有派出。

    在名义上,宇宫照烈打徐州是为父报仇,没有人能说他的做法不对。为父报仇乃是天经地义的事,况且宇宫照烈的父亲宇宫嵩确实是死在陶谦部下张闿的手中。对此,元起也只能是一声长叹,却无法阻止宇宫照烈的攻击。但是,元起依旧亲笔书写了一封私信给宇宫照烈,信中没有劝阻宇宫照烈攻城,只是劝说宇宫照烈不要把私恨发泄到普通百姓的身上,打下徐州之后不要进行屠城之类泄愤的事情。

    鉴于此,元起特意给宇宫照烈写了这封信,在进行劝说的同时,还表示,如果宇宫照烈粮食方面短缺的话,可以把一部分徐州人遣送到幽州境内,元起会派出部下接收这些人,从而给宇宫照烈减负。元起无法在千里之外,拯救徐州,但是他依旧竭尽所能的想要拯救徐州的子民。元起相信,对于自己的意见,宇宫照烈一定会格外重视,绝不会像对泰山那样轻视,因为,宇宫照烈想要消灭袁丁,还要倚重元起的力量呢。

    不出元起所料,数日后,元起大军还没有到达燕京,潜龙成员再次传来了消息,徐州已经被宇宫照烈攻克了。在破城之后,宇宫照烈依旧进行了一整天大规模的屠杀,使徐州军民锐减了十万之众,但是因为元起的书信被及时送到,宇宫照烈权衡再三之后,听取了元起的劝告,没有让屠杀继续下去,并把元起的书信传扬徐州各郡,告诉境内的军民,是元起的这封信救了他们。

    至于宇宫照烈为何要把元起的信传扬四方,用自己的残忍彰显元起的仁德,宇宫照烈也是大有深意的,一方面,这样可以震慑徐州军士,让他们知道,自己的命随时捏在宇宫照烈的手里,进而对宇宫照烈唯命是从不敢有丝毫抵触之情;另一方面,宇宫照烈征集起徐州十三万老弱,给他们五天的口粮,让他们北上投奔幽州,这批老弱,在宇宫照烈看来,除了消耗粮食之外,再也没有其他的用途了。在彰显元起仁德的同时,把这批老弱名正言顺的甩给元起,宇宫照烈是想让这批老弱去消耗元起的粮食,为元起增添负担呢。

    尽管元起窥破了宇宫照烈的用心,但还是在行军途中下达了命令,让坐镇幽州的荀略等人派出人马去接收这批老弱。和宇宫照烈的看法不同,元起认为每个人都有着他自身的价值。对那些老人而言,正所谓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,老人对生活的经验和感悟,远远不是青壮可以比拟的;至于那些弱小的孩子,那可是代表着未来啊,元起没有理由把未来的青壮拒之门外啊,他们中的一些人,很有可能在日后成长为元起麾下的中坚力量甚至是精兵;还有其中的一些女人,元起可没有重男轻女的心思,有女人的地方就会有生命,女人是生命的缔造者。所以,这十三万老弱,元起打算全盘接收下来,之后再把他们安置到明州或者通州去,正好这两个州缺少人口呢。这十三万无家可归的汉人,势必会把通州和明州当做自己的家,和那里的人们一起,尽心去建设自己的家园,争取早日让明州和通州,在经济上赶上壮汉其他的州。

    对元起的命令,荀略执行的也很彻底,立刻让刚刚返回燕京没多久的左慈,由陆路去迎接这批难民,同时让甘静驾驶三十只大型楼船沿海路去接应。争取早一日把这十三万难民,接回到幽州来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