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”朱棣沉默了一会接着说道:“参与编写这部《文献大成》的一百多位官员都重赏,朕再给你派一千人,重修《永乐大典》,有什么难处尽管与朕说,一定要尽心修好这部书。”解缙应道:“是,陛下。”
这日夜里,解缙坐在朱棣的龙床边奏事,朱棣说道:“朕已下令命姚广孝帮着你编修《永乐大典》。姚先生身负大才,可绝非常人,《永乐大典》的事儿,你们俩商量着来。”“谢陛下,臣定当尽心。”解缙沉默了一会,接着说道:“陛下,有一事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“但讲无妨。”听朱棣如此说,解缙说道:“汉、赵二王已受藩封,应去就藩。如今,二王长留南京不说,还住在宫里,这不合规矩。历来哪有成年皇子还久居深宫的?”朱棣说道:“太祖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,受封藩王之后,定要就藩镇守封地,可朕就这三个儿子。高煦、高燧若去就藩,无诏便不能入京。高煦在靖难之中有大功,高燧年纪还轻,且与王妃徐氏并不恩爱,朕与皇后都放心不下。至于久居深宫的事儿,大绅更不必担忧,他俩都已成家,难不成还能秽乱宫闱?”“陛下,祖宗立下的规矩……”不待解缙说完,朱棣赶忙说道:“大绅,体谅一下朕这做父亲的心如何?”解缙听朱棣如此说,也只好沉默不语。
这日,姚广孝回老家长洲省亲,姚广孝年少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终于实现了,他十分欣喜地回乡探望他还在世的姐姐姚天凤。回乡的路上看见还能认出的乡人,姚广孝亲切地向他们问好,可谁知这些相见的乡邻认出他便是昔日的姚天禧便都默不作声,姚广孝心中甚为惊讶。
早有乡人跑到姚广孝的姐姐姚天凤家中告知:“天禧姐姐,你家天禧回来了。”姚天凤听闻,便将家门紧闭。
姚广孝来到自家门前感叹道:“离乡数十载,终于又归来了。”于是边敲门边喊着:“姐姐,姐姐开门。我是天禧。”敲了半天门都无人应,姚广孝继续敲门,“姐姐,姐姐你在不在家?天禧回来了,我是天禧啊!”正巧一位老者路过,姚广孝认出是幼时的玩伴何泉,便问道:“何泉,我是天禧啊,我姐姐在不在家?”那何泉“哼”了一声便走了。姚广孝不解,转身继续敲门,此时姚天凤隔着门说道:“天禧,你走吧,我姚家没有你这样的乱臣贼子。建文仁柔,本为仁主,可你助纣为虐,竟与燕王谋反。如今你已为当朝重臣,不必再到姚家这寒舍中来了。”姚广孝听闻忙说:“姐姐你听天禧说啊,建文仁弱,治不了天下,当今陛下才是治国之君……”不待姚广孝说完,姚天凤便说:“你走吧,别再回来了。”姚天凤说完便回了房中。“姐姐,姐姐,你听天禧说完啊。”任凭姚广孝在门外如何大喊,门里也不再作声。
姚广孝无奈之下,便去寻自己幼年的好友王宾,来至王宾的家门前,姚广孝敲着门,“王宾在不在家?我是天禧。”门中也是无人应答,姚广孝继续敲门,“王宾,王宾,我是天禧,快开门啊,我是天禧......”此时一小孩子来到姚广孝面前,“王爷爷知道你会前来,便要我带句话给你。”姚广孝听闻忙问:“什么话?”那小孩儿答道:“和尚误国。”说完便转身跑开了。姚广孝心中万般不是滋味,只得悻悻回了南京。
在回南京的路上,姚广孝第一次怀疑了自己的信念,他自小就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,奈何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抑郁不得志,直至他遇到了当年的燕王朱棣,他便认准了燕王朱棣定是治国之才,朱允炆仁柔寡断,只有助燕王除掉朱允炆,燕王朱棣才可施展抱负,所以他为燕王出谋划策,成为燕王朱棣夺取天下的第一谋士,如今大业已成,自己也已年近古稀,终于成了辅佐贤君的能臣,年少时的抱负终于得以实现。可不想老境竟然如此凄凉,乡人不理,亲人不见。
待到了南京,姚广孝便接到朱棣让他参与编修《永乐大典》的旨意,于是姚广孝将心中哀伤掩藏,投身到《永乐大典》的编修当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