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的老大,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,自此远走他乡,离开了牟山村...
再来说说那牟永寿,这个人也确实是个“奇葩”,行事说话也确实足够“恶劣”,若没有他,牟福顺就不会半夜去爬牟山,也不见得就能尿在佛-陀的pi-股-上,更不会有“佛女”一事传了出去。可以说,全靠着牟永寿的一张大嘴巴,推动了整件事的进程,这可以说是天意吧,且也不全是坏事,也有着两件好事,一个是逼迫的牟三春远走他乡,如今可谓功成名就了,另一个则是“送子佛陀庙”再度兴盛了起来...
造化弄人啊,小人物有时也足以推动历史的进程,虽然那也不过是小人物的无意之举罢了。就在牟家出了四大佛女,处境正艰难时,牟永寿却迎来了自己的“春天”...
有一对外乡的父女,因躲避家乡的旱灾,靠着一路行乞,路过了牟山村,当父亲的着实是走不动了,见此地民风还算淳朴,就打算落户此村,可无依无靠的,想来也十分的困难,好在身边儿还有个女儿...
女孩儿是个瞎子,只能够朦胧、隐约见到一丝的光亮,不过为人到也听话乖巧,也算是懂事得体了。这原本是一家人,也是一路同行的,奈何在半路上走散了,如今只剩下了父女两人相依为命,做父亲的一路之上带着这么个盲女,是非常的不方便呀,于是就打算先找户人家,将女儿嫁了过去,也算能有个容身之处不是?...
这一来呢,是父女二人也能借此有个依靠,二来呢,等安顿下来之后,也好再想其它办法,看看能否寻找到失散的家人们。还是那句话,理想很美好,但现实往往很残酷,外乡之人呀,又是个盲女,一般的人家儿都不愿意要,不过光棍儿汉牟永寿却是十分的愿意...
常言道:“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”,对于牟永寿来说,这真是一桩天大的喜事呀,当真是老天爷开了眼啦…至于牟永寿与盲女之间的事情,村里的人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对此不发表任何的言论,可谓既不赞成,也不反对,只因大家都姓“牟”,同属一族,但却出了牟永寿这么个光棍儿汉,这任谁的脸上也是无光啊,所以族里从上到下,对此事表现的是异常的低调,没人说牟永寿的坏话,更不会去刻意提醒两个外乡人的眼光儿有问题,不,是一个有问题,而另一个则被蒙在了鼓里,只因其眼瞎呀...
牟永寿家里只剩下了一个老母亲,其他的兄弟姐妹早已成家多年了,在分家之时,兄弟姐妹们对父母居住的老宅院也没有过多的计较,全留给了牟永寿,也顺便让其照顾年迈的老母亲。有一个不着调儿的光棍儿子,老母亲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,好在苍天开眼,如今终于有了盼头儿,虽然未来的儿媳妇是个盲女,但老母亲也真心知足了,盼望着儿子在成家后,那顽劣的性子也能有所收敛一些...
就这样,双方的父母都同意了,这一门儿亲事也就此订了下来。牟永寿终于有了未婚妻,心中自然高兴不已,如今男女双方已经交换了定情信物,因为女方的情况比较特殊,是以也没有索要聘礼,就等着选个好日子结婚了事...
这牟永寿还挺讲究个情调儿的,在一番准备之后,选了个好日子,带领着盲女未婚妻,想找人为自己“夫妇二人”画一副画像,以纪念二人的青春,也算是为将来留个念想儿...
对于“画像”一事,牟永寿的老母亲并不同意,原因有二,一个是找人画像要花费不少的银钱,这儿媳妇儿还没过门儿呢,急的个什么劲儿呀?话又说回来了,就算是想画,那等将来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画也是不迟啊,穷苦人家结个婚不容易呀,也是需要花钱的嘛,夫妻俩儿过日子能够和和美美的,则比什么都强,而平时嘛,那自然是能省一分是一分喽,毕竟将来花钱的地方儿多了去了,儿媳妇坐月子不需要花钱吗?培养后代不需要花钱吗?白养着儿媳妇她爹不需要花钱吗?将来自己死了用棺材不需要花钱吗?...
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老黄历了,画像那是有讲究的,是要分情况,甚至是分时日的,是不能随便乱画的,所以老母亲并不愿意儿子去请人画像。奈何呀奈何,爱情是美好的,有时也是盲目的,此时的牟永寿早已被“爱情”给冲昏了头脑,哪里管得了这些?对于自家儿母亲的唠叨是不理不睬,领着盲女未婚妻来到了镇子上,找到了一名老秀才,请其为二人画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