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瑜有意不安排贺莹的工作,看她有什么反应。贺莹等了半天,知道张瑜想拿捏一把,干脆主动点,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u盘。
“老板,我原来的工作单位,是益州经开区办公室。这是整理后益州经开区的基本制度,其中有我这两天起草的生物医药基地组建方案,请老板指正。”
真是雪中送炭,这个贺莹,善解人意呀。张瑜对贺莹太满意了,可不能放在脸上。
“我先看看,小贺负责购买办公用品,一个月之内,管委会正式挂牌,需要请市领导过来,接待工作由小贺负责、小丁协助。”
人少有人少的好处,如此重大的事情,几个人凑在一块,几个小时就将基地的几件大事定妥。
第二天,大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,张瑜也没来樟树镇。
五个菩萨支撑不了管委会的运行,张瑜急于招兵买马。在四大家机关转了一圈,除了听到一些风言风语,一个人也没招着。
市规划局是张瑜的老根据地,她在规划局当了近十年副局长,五六年一把手,提拔了不少干部,也有平常走得很近的心腹。
到规划局要人,张瑜还是有点把握。
周川给的一百万到账后,张瑜将建设局的奥迪还给了人家,自己买了一辆十万元的捷达。用张瑜的话说:以后有钱了就换新的,这辆车就当工程车用。
听到张瑜解释的人,都说张瑜打肿脸充胖子。可张瑜没办法,还得开着捷达出去办事。
来到规划局,刚下车,看到办公室的文员,主动上前打招呼。文员红着脸向张瑜问声好,接着马上跑回办公楼。
很快,张瑜便知道文员为什么急于离开。因为她在规划局的办公楼内,没有找到一个部门负责人,以及所有的副局长,只有局长神情有点尴尬地接待了张瑜。
要人的事,张瑜很干脆地没有开口了。
张瑜知道了,生物医药基地的事,大家都当成是一个笑话,是陈青云异想天开的产物,张瑜成了这个产物的牺牲品。
来到市政府的时候,张瑜特意去了趟周川的办公室。
周川只是送给张瑜两句话:生物医药基地是新生事物,如果事情没做好,张瑜没有责任;如果事情做好了,张瑜大功一件。
张瑜知道,周川纯粹在打官腔。打官腔是领导的基本技能,因此张瑜并不把周川的话放在心上。
离开政府大院,张瑜又来到市委这边。
陈青云接到张瑜的电话,在办公室等候。
在人事问题上,陈青云给了张瑜两条原则:一是精简机构,坚持因事设岗、因岗设人;二是提高门槛,不能滥竽充数,就算有领导打招呼,必须坚决ding住,陈青云会给张瑜做后盾。
第一条原则好理解,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还没纳入编制管理,属于蓉城市的黑户,机构越精简越好。
至于第二条,听陈青云的语气,好像张瑜的一亩三分地,将是蓉城人趋之若鹜的好单位。
有那么好吗?张瑜很疑惑,离开陈青云办公室的时候,脸上的疑惑十分明显。
正好周川过来了,劈面看到脸上写满疑惑的张瑜,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